2、肺主一身之气

在中医理论里,肺的第一个功能是“权衡治理,主一身之气”。人的一身之气,全是由肺主管的。半夜三点到五点的时候,是肺经当令,它开始重新分配全身的气血,所以夜里三点到五点的睡眠,是必须要保障的。这个时候人们如果不睡,就会干扰肺气对全身气血的输布,因为在分配的状态下,所有的部门最好都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局面。如果这个时候,突然有个部门处在活跃的状态,那么它要的气就会多,就会干扰中央输布的功能。但是有的人恰恰会在半夜三点多钟起一次夜,这个怎么解释?当气血要全身输布的时候,如果人有一泡尿憋着,它也会影响全身气血的输布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该排泄就去排泄掉,只要回来能够继续睡着就没事了,它并不影响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,肺还是会去正常分配全身的气血。

快死的人,医生会给他们上呼吸机,但还是不行,他们还是猛喘,他们身体内部的气已经严重不足了,不是外界能给的。为什么外界不能给?因为中医说到“气”时,气降不降得下去,还同另外一个脏器有关,就是肾。“肾主纳气”,如果肾的收藏能力强,气才能够进入身体,包括呼吸之气;如果肾的收藏能力不强,气可能只到咽喉部位,也可能只到胸部。

有的人自己安静下来时,会觉得胸闷,就是因为肾气虚了,气下不去,只能停留在胸部那里,“肾主纳气”的功能已经很弱了。那么,如果一个人“肾主纳气”的功能弱了,就说明他有肾虚的病。比如说肺炎、感冒、咳嗽这些普通的毛病,可能还处于司呼吸的这个层面,是由肺寒造成的,但是如果是很虚的哮喘,躺都躺不下去,病症的根就在肾而不在肺了。而肺和肾之间又隔着胃,这个胃气足不足也很重要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“人受气于谷”,“谷”就是粮食,所以人体内部的气,是从胃来的,是从食物当中来的,如果人自身消化吸收功能很强,人体自身的气就会很足。人活在后天,所以一定要把脾胃养好,“谷入于胃,以传于肺”,人们吃下食物之后,食物的精华输布出来给肺,由肺输布全身,人才有足够的气。

气,“清者为营”、“浊者为卫”,就是指在这个气里边,比较清的那一部分,即比较精微的物质,就为营气,比较浊的那一部分,就为卫气。精微的部分行在脉络中,经脉是全身心的,是“如环无端”的。在中医学里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就是人全身的经脉都应该通畅,如果不通畅,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也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。

肺可以“司呼吸”,它下属有一个部门是管呼吸的。所以,现在很多人会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,认为这对身体有好处。但是与肺更有关系的是气。中医把气分为营气和卫气,营卫之气(营,将所藏之精输布出来;卫,将产生的精微收敛固摄起来)都来源于水谷,经脾胃运化而成,并未说来源于空气。呼吸只是肺的功能之一,肺所“主”的是全身的营卫之气,而不是呼吸之气。许多危重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喘促,此时使用氧气或去掉氧气,患者的呼吸频率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。这说明,在一般情况下(高原反应除外)所出现的呼吸困难,不是缺少氧气,而是缺少元气。

肺的神明是魄,“魄”指耳目之聪明,即本能。“相傅之官”要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对上对下,均有责任,肺气足了以后魄就强。肺和肾同属先天,所以,魄力的问题实际上是本能的问题,即有没有魄力,这件事敢不敢干,实际上是人的本能强不强的问题。

3、常见肺经病及其中医对治

肺经病比较浅时表现在经脉上,一个症状是肺胀满,人“膨膨而喘咳”,即一个人咳声非常嘹亮,非常响。这是轻症,比较好治。还有一个是“缺盆中痛”,缺盆穴(见图2)位于肩前锁骨里边,很多经脉都会从缺盆穴处经咽喉上脑,所以很多的病症一步一步往上发展的时候,就会显现在缺盆穴,比如肩膀会酸痛、不舒服等。

缺盆穴

如果肺经病往脏腑发展,就会出现“上气喘喝”,即开始出现喘,这说明病深入脏腑了,和肾精相关。还可能“烦心胸满”,可能会影响到心脏,比如人肺气不足,可能心气会大伤。肺经病也会与胳膊相关,因为肺经出于云门、中府(见图3),沿着手臂前缘的上线,一直走到拇指指端。另外一条,会走在食指指端,肺与大肠相表里,所以这个指尖就是经脉阴阳交通之所,是很重要的地方。

“掌中热”,即手掌心发热,也是肺经深入脏的病,因为它影响到心包、心经。如果出现寒证,“小便数而欠”,“数”就是总去厕所,是多次的意思;“欠”是少,每次就一点儿,这是肺气虚的象。即有一种人肺气虚,会一遍一遍上厕所,但每次排泄的不多。如果肺气再虚,“少气不足以息”,相当于人有很深的哮喘症,老喘不上气来。然后还有一个现象,就是“溺色变”,即尿的颜色可能会出现一些改变。这些都是肺经导致的症状。

肺经经穴图

所有的指端表里经相交的点位,就是阴阳交通的要点,这些地方很重要,它们的经脉气血最薄。有句话叫“十指连心”,大家会发现指尖稍微受一点儿伤,人就会觉得很痛,心都会痛,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气血特别薄。这个地方如果通了的话对身体很有好处,所以大家可以经常活动十指,用十个指尖相碰,经常敲打指尖,让指尖的气血处于活跃状态,有利于气血阴阳交通。手脚总是冰凉的人,也可以经常做这个动作,这个动作实际上对人体是非常有效和有益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黄帝内经.素问.灵兰秘典论》

黄帝问曰:愿闻十二脏之相使,贵贱何如?

岐伯对曰:悉乎哉问也!请遂言之。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肺者,相傅之官,治节出焉。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。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。脾胃者,仓廪之官,五味出焉。大肠者,传道之官,变化出焉。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肾者,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凡此十二官者,不得相失也,故主明则下安,以此养生则寿,殁世不殆,以为天下则大昌;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而不通,形乃大伤,以此养生则殃,以为天下者,其宗大危。戒之戒之!

至道在微,变化无穷,孰知其原?窘乎哉!消者瞿瞿,孰知其要?闵闵之当,孰者为良?恍惚之数,生于毫氂,毫氂之数,起于度量,千之万之,可以益大,推之大之,其形乃制。

黄帝曰:善哉!余闻精光之道,大圣之业,而宣明大道。非斋戒择吉日,不敢受也。黄帝乃择吉日良兆,而藏灵兰之室,以传保焉。

五藏与六腑

五藏者,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。精神血气魂魄这些都是由五藏来藏的,所以它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“藏而不泄”,就是它只负责藏精,就像官员只负责收税一样,我们人体通过吃饭消化吸收变现出来的精华,全部由五藏来收藏。

六腑者,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。化水谷就是消化和吸收,行津液,让津液运行起来的作用就是吸收。六腑的作用就是“泄而不藏”,它只往外输泄,不收藏,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者,创造价值,但它自己不能够享用的。腑字原先写法是不加月字旁的,府的内涵是空的意思,老子说对于房子而言,最有用的是房间里边的空间,这个空是最有用的,地基、门、窗、墙壁这些物,辅助这个空。对于我们中医来讲,如果没有六腑的这个运化功能,五藏是什么精都收不上来的。如果没有下边地方官员的付出运作,上边的统摄之官再有能力也是什么征税都收不到的。这是五藏和六腑一个很重要的区别。六腑为阳,五藏为阴,腑是动的,脏是静的。五藏六腑互为表里,互为夫妻, 五藏为妻,六腑为夫。

五藏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

六腑: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。

中医的穴是空的,一个小小的空间,田是大片的东西,把土地划成块就是田。土地有个重要的特征,就是撒下种子就可以发芽。我们人体中,下焦有个下丹田,中焦有个中丹田,头又为上丹田,就是告诉你这些地方它是具有再生能力的。

会阴穴,在穴位图上只标识出它在前后阴的中间,其实它应该是从前后阴的中间往身体的里面走。基本上和关元穴(脐下三分)一同往中心走,然后聚集在会阴这儿,汇合的这个地方,相当于下丹田的地方。

督脉是从会阴这个地方起的,督脉是我们人体的阳脉之海,而任脉是主血的,它也是从这儿出来的,人体关系到气机的一条脉太冲脉也是从那儿出来的,所以那个地方非常关键,叫一元三歧。从这个地方出现了三根歧线,分别走不同的区域,又关系到我们很主要的功能。

▍来源:公众号 舒文化(ID:shuwenhua-cc)

▍音频: 钰涵

▍网址: www.shuwenhua.cc

▍投稿邮箱:chen@shuwenhua.cc

▍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◆ ◆ ◆ ◆ ◆

请 君 猜 谜

第[10-30]

谜底:把根留住

解析:野火没烧尽的地方留下的就是野草的根部,不然春风怎么能吹又生呢?

第[10-31]

谜面:飞象

谜目:内地流行歌曲名一

谜底请看第[11-1]公众号主要内容

说明

· 欲知对应的迷面、迷底请关注 舒文化(ID:shuwenhua-cc)按日期找到当日主要内容

· 谜语出自《笑看灯谜解析》,作者杨世伟授权许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